氣血津液與人體健康
氣血津液與人體健康        


周恆惕

氣、血、津液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當身體的氣、血、津液出現邪正盛衰、陰陽失調、氣血失常、津液代謝異常便容易致病。病機包括內生五邪,即風氣內動、寒從中生、濕濁內生、津傷化燥、火熱內生(見文後附錄的網址說明)。病性轉化包括:寒熱轉化、虛實轉化等。

 氣:

「先天之氣」受諸於父母,「後天之氣」指肺吸入自然的清氣,與脾胃運化水榖產生的水榖之氣。氣有推動、溫煦、防禦、固攝、氣化、營養等作用。 

人體的氣可分為元氣、宗氣、營氣、衛氣、臟腑之氣,經絡之氣。當氣的「升降出入」失常,即「氣機不調」時,其表現形式有氣滯、氣鬱、氣逆、氣陷、氣脫、氣閉等。而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飲食失宜和勞逸失度都可令人致病。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即當「正氣不足」邪氣盛於正氣時即可發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即當「正氣充足」便無病。「正氣」指人體的自我修復調節能力、適應環境能力、抗病能力等。氣病有氣虛﹐氣陷﹐氣滯﹐氣逆。「先天之氣」有限,要護;「後天之氣」是需要培養的,要留心作息飲食。  

 


血: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

「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

「血能生氣,血能載氣。」

「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血瘀則氣滯。」

「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

    大量出血必然使氣也有大量耗損,導致氣血兩虛,稱為「氣隨血脫」。 

血病﹕血虛﹐血瘀﹐血熱﹐血寒  

 

上述有關人體內血氣運作的描述,你知曉多少。總之,血液循環能夠正常進行,有賴於血液充足,脈管完整通暢,臟腑生理正常。  


津液

津液,是體內一切水液的總稱。包括汗液、唾液、胃液、腸液,尿液等分泌液和排泄液。其中清而稀薄的叫“津”;濁而黏稠的叫“液”。

津液的作用是:滋潤內臟、皮膚、黏膜、肌肉等。滑利關節,分泌唾液和涕液、淚水等,以滋潤孔竅。變化為汗液和尿液,同廢物一起排出體外。
 

維持氣、血、津液的正常運作,有賴於對身體健康出現偏差時能作出適當的維護,最重要是平日生活上的堅持,如

 

1保持心情開朗,心境平和,情緒穩定。

2平日能做到勞逸均衡,不過勞,不過逸,若有過者,必要作出適當的調節。

3早睡(尤其患病時),日出後起床。

4 睡覺時避開窗風、冷氣、電風扇的風直接吹向身體,尤其是膊頭(咳、感冒)、肚皮(肚瀉)和足部(抽筋)。為免著涼,可蓋薄被或穿著長睡褲。

5飲用足夠的水(水量因人而異)。別急飲,宜一口分三、五次吞下,務求喉嚨有足夠滋潤。此飲水方法用於頻密咳嗽時有緩和效。

6定時定量(半飽或大半飽最好)進食,吃時要細嚼慢嚥,餐前後宜飲湯或水,菜蔬宜多肉宜少(中老年者肉宜碎食)。

7盡量避免長期冷食冷飲,平性的食物宜多食用。寒性及熱性食物不可單向長期食用,針對性食用則可。(溫熱性食物:指能減輕或消除寒證的食物,有補虛,袪寒,溫中作用。寒涼性食物:指能減輕或消除熱證的食物,具清熱,解暑之功效。平性食物:指屬於不冷不熱類的食物,具有健脾開胃、強壯補益作用。

8 按摩腹腔:腹腔有多條經絡。雙手輕疊,順時逆時各按摩三十六圈,然後以十指腹從腹腔頂推向小腹,只從上向下推,亦三十六次。手累即停,別勉強推。

9 每天按摩下列經絡及穴位:

按摩足太陽膀胱經背部脊椎骨傍肌肉突起處、臀部和腿後。是排毒通道。每天按摩昆侖穴【在腳後跟外踝骨後凹陷處】3-5分鐘,孕婦禁用,可治頭痛、腰痛、足跟痛。)

拍打足少陽膽經(腿外側部份,由臀部向膝蓋方向拍,每天拍打,每次可二百下,手累即停,別勉強拍。提升血氣。)

拍打手厥陰心包經(手內側部份先左手後右手,由手指向肩膊方向拍【逆向】,為心腦血管護航。每天按摩勞宮【在手心正中處】3-5分鐘,補養心臟)

膻中(任脈。每天輕輕按摩膻中【在胸前正中線與乳頭連線交點處】3-5分鐘,寬心順氣。)

水分(任脈。每天按摩水分【在肚臍上一橫指】3-5分鐘,調節水份代謝。)

太溪(足少陰腎經。每天按摩太溪【在腳後跟內踝骨後凹陷處】3-5分鐘,有助改善腎虛、腰酸背痛。可同時按摩昆侖。)

太沖(足厥陰肝經。每天按摩太沖【在腳背上,腳拇指和第二指骨結合凹陷處】3-5分鐘,舒肝鬱。)等穴位。

10熱水泡腳,發燒時禁用。熱水泡腳會加快血液循環,引血氣下行(氣血兩虧者起立時定要小心,可同時用雙手按摩頭面及手臂),有排出體內寒氣作用。泡腳時間以十至廿分鐘為好,泡腳前後都要飲水。泡至全身發熱,有微汗便好。

11日日做五至十分鐘的金雞獨立和太極雲手習作。◆敬祝諸君  開心、健康、長壽。

  

責任聲明

文字中有關對使用食療、葯療、食物、動作等陳述或建議,只是一些人的使用經驗而已,並不代表可以代替醫療,僅供作參考之用罷了,使用前緊記要與  閣下  的家庭醫生查詢。有病請從速延醫診治,以免因錯用或延誤影響康復。

 

 從網上下載的資料,供你參考,有空可到該網址看看:

 

http://www.csun.edu/~ll51106/diagnosis.html

氣、血、津液辨證﹕

氣病﹕氣虛﹐氣陷﹐氣滯﹐氣逆。 

血病﹕血虛﹐血瘀﹐血熱﹐血寒  

 

氣血同病﹕氣滯血瘀﹐氣虛血瘀﹐氣血兩虛﹐氣不攝血﹐氣隨血脫  

 

津液病﹕津液不足﹐水液停聚(水腫﹐痰飲)﹐津停氣阻﹐津枯血燥﹐津虧血燥  

 

由于氣血津液,臟腑等生理功能失調所引起的綜合性病機變化叫內生"五邪"  

 

風氣內動﹕肝陽化風﹐熱極生風﹐陰虛風動﹐血虛生風﹐血燥生風。  

 

寒從中生﹕機體陽氣虛衰﹐溫煦氣化功能減退﹐虛寒內生或陰寒彌漫。  

 

濕濁內生﹕脾的運化功能和輸布津液的功能障礙﹐從而引起水濕痰濁的停聚  

 

津傷化燥﹕機體津液不足﹐各組織器官和孔竅失其濡潤﹐而出現干燥枯澀。  

 

火熱內生﹕陽盛有餘﹐或陰虛陽亢或氣血郁滯或病邪郁結﹐而生的火熱內擾

 

 



蒲公英學會歡迎網站公告蒲公英心聲健康資訊人體空間醫學養生篇癌症篇學會會訊 學會課程其他機構課程影像錄像短片學會活動聯絡我們複習重溫講課下載空間醫學下載欄資訊分享網站推介